行业动态

鞠衍奎同志在市直施工企业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

发布文号: 来源: 发布时间:2008-03-13 浏览次数:1187次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鞠衍奎同志在市直施工企业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

同志们:
    新春伊始,我们召开这次市直施工企业管理工作会议,主要任务是总结成绩,表扬先进,分析形势,部署任务。这次会议,是我到市建管处近两年时间,第一次只针对市直施工企业召开的管理会议,也是建管处多年来只对市直企业召开的一次会议。今天到会的是直属市建管处管理的企业,市建管处行业管理与服务的效果,更直接更客观地体现在市直企业的发展上。因此,今年市建管处行业管理的重点之一,就是加强市直施工企业管理,优化服务环境,促进市直施工企业又好又快发展。王处长的讲评及工作安排,思路清晰,目标明确,措施得力,我完全同意,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,抓好贯彻落实。下面,我就进一步加强市直企业管理工作讲几点意见。
    一、市直施工企业在全市建筑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
    威海市优越的发展环境、良好的市场秩序为我们行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。威海建筑业从计划经济管理下的一个封闭、迟缓的行业,发展到今天年产值128亿元、拥有13万产业大军,结构合理、门类齐全的支柱产业。作为占全市企业总18%的市直建筑施工企业,特别是几家综合实力强,市场信誉好,社会贡献大的龙头企业,为全市建筑业的发展做出了表率,成为建设威海、美化威海和支撑威海建筑业的重要力量。
    (一)经济运行质量稳中有升。截至目前,市直共有建筑业企业85家,其中总承包企业27家,占全市企业总数的18%。2007年,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9亿元,占全市总量的31 %,同比增长21%;实现利税3.5亿元,同比增长 40 %;其中:威建集团2007年完成产值26.7亿元,占全市总量的21 %,占市直企业总量的54%,施工面积375万平方米,占全市总量的21 %,占市直企业总量的74.4 %;上缴税金1.2亿元,荣登市直地税排行榜第二名,威海市纳税五星级单位;在全省建筑业企业中排名第11位,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建筑行业名副其实的龙头企业。
    (二)外埠市场开拓势头强劲。威海市现有施工企业468家,外地施工企业96家,建筑市场竞争非常强烈。有远见、忧患意识强的企业,已经将发展重点转向外埠市场。这其中最为出色的是市国际合作公司、威建集团和际高建业有限公司。2007年,市国际合作公司在国外新签建筑工程总合同额达到18.2亿元,总产值9.3亿元,出国施工产值在全省建筑业企业中排名第3位,占全市外出施工总产值的58%,公司主要巩固中非国家的建筑市场,项目包括体育场、水厂、机场、宾馆、别墅群等,在当地享有了一定的知名度。在国际工程杂志公布的全球最大225强国际承包商中,市国际合作公司榜上有名;威建集团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,承揽海外工程项目11万平方米,完成出国施工产值2.2亿元;际高建业有限公司07年完成总产值2.85亿元,其中2.5亿元为出省施工产值,占公司总产值的88%,市场涵盖济南、安徽、深圳、北京等地。其中承建的中国科技馆新馆为07年国家重点工程。
    (三)龙头企业带动了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。多年来,威建集团作为市直企业的代表,也是全市建筑业的代表,始终坚持以服务威海发展为己任,牢固树立“打造百年企业,确保基业常青”的战略思想,狠抓企业内部管理,重质量、保安全,精品工程不断呈现。几年来,累计获得鲁班奖工程2项, 2007年创泰山杯工程2项,装饰泰山杯2项。创省级安全文明示范工地4个,占我市示范工地总数的67%,省级安全文明优良工地11个,占我市优良工地总数的42%,创市级安全文明工地31个,被评为全省建筑业十佳安全管理企业。此外,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,人才队伍建设取得良好效果。际高建业有限公司也累计创鲁班参建奖6项,为威海市在全国争得了荣誉。这些成绩的背后,凝聚着全市建筑业广大干部职工辛勤的汗水,正是由于这些大企业先进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理念,带动了全行业健康、稳定、快速发展,才铸就了威海建筑业今天的辉煌。在此,我倡议大家向他们学习,并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感谢。
    二、正确认识企业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
    上面我讲了先进企业的代表,倡导大家向他们学习。为什么要表扬他们、弘扬他们的精神呢?原因只有一个,那就是他们为全市建筑业的发展做出了表率和突出的贡献。只有多拥有这样的大企业,多创造产值、利税,争得更多的利益和价值,才能被社会承认和领导重视,才能争得更多的政策倾斜,才能为建筑业赢得更高的社会地位,才能真正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。这也是我们为什么鼓励企业升级、收购、兼并和强强联合,做大做强,但又严格控制新申报企业,特别是限制在市直成立新企业的一个原因。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,我们的政策就是要扶持大企业,限制新批的企业,鼓励大家从三级升二级,二级升一级,一级升特级。我们已经建立起网上申报资质的平台,将全市各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网上登录,大家注意看看,对比一下,知道自己还有多少差距,也让大家来监督。市建管处就是要为企业,特别是有发展前景的企业,创造发展壮大的条件。今后凡是需要市建管处在全国各地利用我们掌握的信息协助帮助的,我们都给予大力支持,确保大的企业做得更大更强,小企业逐步发展起来。我们规模小的企业感觉困难大、有压力,信心不太足。威建集团2000年产值才3个亿,07年就达到26.7亿元。近三年的时间每年以30%的速度来递增,我想企业的发展要快确实也非常的快。去年刘市长带领市处和威建集团的王董事长一起到绍兴、南通考察学习。我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绍兴和南通的基本情况,给大家一个借鉴。绍兴市也是管辖三市、两县、一区。绍兴建筑业连续多年居全国地级市第一,2006年,全市建筑业完成总产值1652个亿,2007年完成了2081亿;建筑业增加值2006年完成332个亿,2007年完成了461个亿;2006年上交税金51.6亿,2007年上交63亿,占全市地税总额19%-20%,带动了100万农民工就业;拥有特级企业17家,一级企业53家,二级企业150家。我们威海的状况呢?特级企业一个没有,一级企业只有两家。这也是我们建筑主管部门非常着急的事情。南通市2006年全市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98亿元,建筑增加值200亿元,利税额达到50亿元。南通市拥有特级资质企业15家,一级资质企业60家。在全国范围的工程项目,南通市获得国家工程质量“鲁班奖“43项。绍兴、南通市的发展主要是他们企业重视加强内部的管理、重视人才的培养,认为建筑业的特点是管理因素大于资本因素,也就是管理出效益,管理工作比其他工作更为重要。在经理人市场尚未形成的情况下,十分重视项目经理的培养、利用和管理。企业在责任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上实行投资者和管理者合二为一,实行股权流动、动态管理,充分调动了管理层的积极性。在上海、北京等地设立公司,就地吸收高水平的管理人才。在收入分配上提出培育多个百万富翁,培养、增养几个千万富翁,认为该得到的都得到了才是人才,否则不是庸才就是贪才。今年,我们还想组织几个骨干企业再到绍兴和南通、江浙一带去参观考察学习。刚才,王处长已经讲了我们市直企业改制不彻底、未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、规模小、人才匮乏、思想落后、管理水平低等问题,我就不再一一讲了。下面我重点讲一下市直施工企业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。
    (一)观念落后管理混乱。07年,85家市直施工企业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9亿元。其中威建集团、国际合作公司、际高建业三家企业就完成了38.85亿元,占到市直企业总产值的79%。其余的82家企业,只完成了10亿元的产值,(平均每个企业完成产值1200万元),不到威建集团的二分之一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,我认为,思想观念落后,目光短浅,经营粗放,管理混乱,人才缺失,无长远发展思想,是制约部分规模小的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。有的企业不思进取,没有干大事、闯市场的雄心和气魄,主要负责人不是静下心来认真研究企业的发展和管理机制,而是吃喝、打麻将、进歌厅。我不理解没改制、吃大锅饭时你这样,现在是自己的企业为什么还这样!有的企业忽视了自身的基础管理,自命不保,还以包代管、以奖代管,甚至层层转包,让无资质的队伍乱挂乱靠,收取一点可怜的管理费。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不允许挂靠的原因是:一是非法,二是挂靠企业只为赚钱,不会考虑你的社会信誉、企业影响,因此质量低劣,安全投入不到位,三是拖欠工资,造成农民工大量上访。还有的企业管理机制形同虚设,无视规范标准,野蛮施工,安全问题尤为突出。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实施两年多了,至今仍未取得许可证的市直企业有22家,占市直企业的27.8%。如果到年底,这22家依然没有取得许可证,那你明年也不要干了,你连安全都保证不了,怎么能去干下一步工作。个别企业现场安全隐患严重,管理混乱,质量低劣,大干大赔、小干小赔;拖欠工资现象也十分严重。部分市直施工企业对劳务队伍缺乏有效监督,管理混乱,企业农民工工资管理制度不健全,农民工投诉上访事件频繁发生。有一个公司由于层层转包,拖欠农民工工资,在两会召开期间,造成农民工连续三天大规模上访。建管处分管同志多次打电话协调解决,不予理睬,分管的领导打电话协调,还是不予理睬;还有的企业对国家、省市的清欠政策和部署置若罔闻,拖欠农民工工资,临近春节还拖欠农民工工资,引发群体上访事件,影响极为恶劣,主管部门出面协调,该企业不是积极配合,想方设法解决问题,竟说:“你们就是取消资质,我也不管”。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国家,春节又是一个重大的传统的节日,外来务工人员家境比较困难,家人期盼着用他们一年的辛苦钱来改善家里的生活,过一个相对不错的春节。临近年关还拖欠他们的工资,于心何忍。
    (二)企业发展后劲不足。企业发展后劲不足,主要表现为人才资源缺失。威建集团每年引进100多名大学生,走掉三分之一,淘汰三分之一,留下三分之一的精英。同时选派优秀人才外出进修学习,高管人员出国学习。目前,威建集团管理层的全是大学生,他们有理论、有实践,业务能力非常强。这也是威建近几年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。当然,企业小在招揽人才方面也有困难。但只要你重视了,就一定能做到。截止目前,除了几家大企业外,市直施工企业对人才引进、培养及培训工作重视程度普遍不够,大部分没有开展技能工人考核鉴定工作,中级岗位人员、技能工人持证数量,远远达不到资质管理标准要求。2007年资质年审期间,在市直施工企业中培训了一批,但缺口仍然很大。中级岗位管理人员的实际数量与配备标准存在很大差距。随着建筑业日新月异、突飞猛进的发展,人才匮乏必将导致企业后续力量不足,没有发展后劲,丧失市场竞争力,成为制约企业生存发展的瓶颈。
    (三)消极对待行业管理。市建管处作为建筑业的行业管理部门,与施工企业就是船和舵的关系,企业这条船驶向何处,是否偏离航线,我们管理部门有义务也有责任为你掌好舵,服好务,一起达到胜利的彼岸。但就目前看,在市直施工企业中,还有诸多不和谐的因素和不尽人意的地方。部分市直企业内部管理松散,对行业管理部门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和下发的通知文件不重视、不执行、不落实,工作被动。拿建筑业企业经营指标网上快报来说,虽然我们一再强调,也多次下发通报批评,但至今未能按时上报的企业中,市直企业仍占很大比例,有的企业几乎月月不能按时上报;2月20日,市建管处、建筑业协会为贯彻《劳动合同法》举办专题讲座,明确强调主要负责人必须到会不得缺席,但是仍有2家总承包企业、8家专业承包企业缺席,还有一部分企业普通工作人员代替经理与会;2007年4月召开的全市建筑业工作会议,刘市长到会讲话,我们也有部分市直企业经理不到会,只派普通工作人员代替。再如07年开展管理规范年活动,全市上下都在轰轰烈烈地开展,但仍有个别企业我行我素,无动于衷;在质量安全升级达标、技能培训、清欠等方面,也是毫无顾忌,一拖再拖。这些无视建设法规,无视行业部门的管理的企业要注意,要警惕,你不加强管理,不服从管理,不考虑企业的发展,肆意扰乱建筑市场秩序,我们就要运用法律等手段来规范你,今年的差别化管理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。
    上述问题,有的只是个别现象,有的普遍存在,需要我们反思和研究,切实加以解决。当然,个别企业缺乏服从行业管理的自觉性,也是我们监管的不够、服务的不够。今后,市建管处在行业管理中,既要严格执法,又要热情服务,始终将企业的发展,作为我们工作的第一要务和永恒的主题
    三、提升理念、完善机制,推动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
    刚才我以较长的篇幅表扬了大企业,希望大企业不要骄傲,要再接再厉,要与省内、国内甚至世界上的好企业、大企业比,向更高目标攀登。
对大企业而言:
    一是要重视更高层次的人才,特别高级人才和熟悉国际建筑业的复合型涉外人才的培养,例如经理人、准备扩张经营急需的其他专业人才。二是重视劳务人员紧张及流动造成的整体素质滑坡。培养自己长期稳定的有较高技能的劳务队伍。三是要重视资本运作,进一步调整经营结构,通过资本运作,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。要稳步扩大企业的规模,进一步增强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和抗风险的能力。四是要重视拓宽经营领域,在建筑施工产业的上下延伸和横向拓展上做文章,向水利、电力、港口码头市政园林、工厂化加工、钢结构及高科技等方面拓展,实现“一业为主,多元经营”。五是要重视外埠市场的开发。拓展天津、济南、北京及国外等大城市市场。要抛弃本土意识,克服畏难情绪,鼓励本企业优秀管理者外出施工,同时还要带领规模小,但专业精的企业也走出去。
    对目前发展规模还小的企业而言:
    一是要注重学习,全面提升企业经营者的思想理念。要有信心将企业发展壮大。威建等企业的今天成就,不是与生俱来,先天就有的,也是经历了由小到大,有弱到强的发展历程。他们能做到,我们也能做到,可能做得更好。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。这就看我们的信心是否充足,精力是否用在企业管理上。二是要重视人才的招揽和使用。我前面讲了人才是企业的血液,是企业发展的根。要感情留人、待遇留人、事业留人。要学会用人、培训人。不能自以为是。要用人就要相信人,将比你能的人才推到重要的岗位上。三是依托建筑业,在“专、精、特、新”上做文章。四是依托大企业走出去,拓展外埠市场。
    对整个市直企业而言:
    一要有忧患意识和危机感,尽快提升产业素质
    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。随着威海建筑市场的开放,很多特级、一级外地企业进驻了威海市场。他们把展示自身实力、树立公司品牌,作为拓展市场份额的“敲门砖”,建立了在威发展的长远规划。目前在册的外地企业有96家,这对我市企业既是挑战,也是威胁;既是行业发展的推动剂,也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。与进驻威海的外地企业相比,我们不论是在经理理念上,还是设备、技术及资本的运作都是有差距的。我市有一部分好企业由于未改制或改制不彻底,也由于增加和拓展其他领域(例如将精力、人力、物力投入房地产等)造成建筑施工管理的人才缺失和管理放松。部分企业无发展规划,无发展目标,无企业宗旨、无企业理念、无企业文化。发展上是摸着石头过河,走一步算一步,挣一点花一点,出了问题找人说情,内不强素质,外不树形象,企业信誉差,发展无后劲。企业要发展离不开人才,大部分没有从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方面考虑,企业成了人才的实习基地,人才流失严重。企业的组织机构也没有基本的年度目标,随意性强,有工程就干,没工程就算,走到哪算到哪。部分企业缺乏激励机制,导致公司上下没有动力、没有积极性。所有这些问题,都要求我们常怀忧患之心,学他人之长、创自己之新,依靠科技进步、提高整体素质、创新管理理念,积极迎对挑战。反之,如果我们仍麻木不仁,安于现状,就会陷于被动,甚至出现生存危机。
    这里还要提到市建设集团,他们的发展壮大,除了企业领导班子超前意识和长远的战略眼光外,主要是具备了三个“优势”:一是品牌优势。先后创出了一批鲁班奖、泰山杯等品牌工程。二是人才优势。我市已经通过注册的152名一级建造师中,威建集团就有72名,占通过人员的48%。三是资质优势,企业大本身就是优势。这些成就来之不易,是几代威建人奋斗拼搏的结果。 在三个方面优势当中,最关键的是人才优势。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可以打开一个市场,树起一块品牌,建立一方信誉。有了“高、精、尖人才”,企业的发展就有了保障。市建管处在今后的管理中,将引导企业重视企业文化,重视人才培养,在实施大企业战略和“专、精、特、新” 战略的同时,严格控制企业数量,用三年时间缩减现有企业数量的10%,彻底将“草台班子”清理出建筑市场。
    二要遵纪守法、诚信经营,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
规范建筑市场秩序,核心问题就是要制定和遵守规则。加强市场管理,实质是要促使企业自觉遵守有关法律、法规和规章,以确保工程质量,确保安全生产,提高投资效益。在市直企业中,违章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,主要还是认识不到位,法律意识、诚信意识、质量意识、安全意识不强,一句话,就是责任意识不强。希望在座的企业老总,今后凡是基本建设手续不全的,坚决不能进场施工,否则,就是违规施工,就要依法受到处罚,就有可能清出市场。同时,施工企业要严格按照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要求组织施工,防止和减少质量安全事故。要严格执行合同,做诚信守信的模范。市建管处开展的诚信企业评选活动,不但是为了减少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,更重要的是培养企业诚信经营的自觉性和良好习惯。今年规范市场秩序的重点,是打击乱挂乱靠,以包代管,以奖代管,非法转包、挂靠和出卖资质证书行为。要实行差别化管理,不断完善企业和从业人员安全信用体系和失信惩戒机制,突出监控重点企业、重点工程和薄弱环节。以不同企业、不同项目经理的业绩、信誉为依据,动态确定重点监管对象,实施不同程度的监督。作为行业主管部门,管理与服务的原则就是:谁为我们行业添光彩,做贡献,就在我们的服务长廊上为谁开设绿色通道,给绿灯;否则就是红色通道,亮红灯。
    三是增强企业三大能力,做大做强建筑业
    一是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。加快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材料的推广应用,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。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,提升队伍素质。重视新型企业家队伍建设,进行新理念、新技术、新方法、新技能、新信息、新知识的培训教育,鼓励企业家到高等院校进行深造。要通过资质杠杆,逐步淘汰水平低、年龄大、信誉差的企业负责人,尽快培养有文化、懂管理、信誉好的优秀接班人,限期接班。二是增强企业管理能力。主要是强化项目经理的管理和规范现代企业制度。三是加快建筑业品牌影响力。主要是多创精品工程和树立企业诚实守信形象。要通过增强企业三大能力,全面推动我市建筑业的又好又快发展。
    同志们,做好今年建筑业的各项工作,意义深远,责任重大。让我们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,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全面推动威海建筑业科学发展、协调发展、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,为“建设和谐威海,平安威海”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。